赵国臣:科技向善,推动慈善事业可持续良性发展
“今年是赵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臣科持续‘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的善推善事丁一确二网历史起点,慈善事业需要更系统化的动慈顶层设计,更具创新性的良性实践路径,以及更可持续的发展良性生态。”在北京举行的赵国“十五五”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暨慈善智库建设交流会上,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副总裁、臣科持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赵国臣结合腾讯在可持续社会价值领域的善推善事实践经验,从强化监督协同、动慈丁一确二网促进资源下沉、良性深化企业作用三个维度提出了关于“科技向善”的发展见解与思考。
首先是赵国以技术驱动透明信任机制建设,筑牢慈善公信力基石。臣科持续
“修改后的善推善事慈善法对互联网慈善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赵国臣建议将数字化能力纳入慈善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主管部门实现高效的穿透式监管,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慈善信任机制的系统性重构。
“腾讯公益平台作为我国首批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一直以来积极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促进透明、阳光的慈善建设。平台通过公益项目的数字化执行工具,一方面帮助公益机构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规范管理,清晰可溯源,另一方面也推动着可信任的捐赠,让用户的捐赠真正落到实处。”赵国臣表示:“一旦慈善行业提升公信力不是靠说,而是靠数字和技术去实现的时候,相信这种公信力是牢不可破的。”
其次是通过数字化赋能基层慈善活力的提升,打造慈善资源的毛细血管。
赵国臣认为,当前我国慈善资源的流动仍存在着区域、城乡的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数字技术正在通过精确地匹配需求、降低服务门槛、强化基层社会组织数字化能力的路径,推动慈善资源向县域、社区等基层渗透,加大对公益慈善机制体制的创新,有助于提升公益慈善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他表示,这些都为实现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腾讯进行的调研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慈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达到了90%以上的县域有数字化执行地,70%多的县域有自己的公益慈善项目。“这样在地化的项目有助于未来包括社区、村镇的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让社区公益、在地公益通过慈善资源毛细血管的下沉去实施、去发展起来。”赵国臣说。
第三是要通过政策激活企业参与慈善创新,在助力民生普惠效能升级上发挥作用。就此赵国臣提出,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政策和激励机制,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我们探索发现企业的某些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一旦形成,结合新的模式,就能够持续激发创新的活力,结合新的场景,又能广泛地推动创新的扩散,让成果惠及更多人。”赵国臣以腾讯的应急救灾项目为例,介绍了其灾前预警、灾害响应和灾后重建的全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
“通过微信实现的全国首个地震秒级预警功能,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助力国家地震预警有效地触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传统的手机短信在更短的时间内覆盖到更多的人,在地震发生时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生机。”赵国臣介绍说,在灾害响应方面,平台和机构共同努力开展的数字化募捐,还能引导捐赠者精准地捐给地震中急需的项目,达到善款以及公益资源的效率的最大化。(钟蕾蕾 逯成业)
[ 责编:张晓荣 ]本文地址:http://zhangye.gecampus.com/news/16b649991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